uu110  

那天我沿途經過一家木偶店,順手推了門進去,掛在門上鈴鐺響得清亮,敲響了一段多年前的美麗回憶,櫥窗上一尊一尊的布袋戲偶,這確實是我熟悉的武林江湖。記得小時候,中午十二點學校的鐘一響,一定拎著書包衝回家,飯還來不及吃,馬上打開電視,觀賞史豔文大戰藏鏡人。第一男主角史豔文忠孝雙全,可惜「純陽掌」敵不過「飛瀑怒潮」,「雲州大儒俠」不是「萬惡罪魁」的對手,在傳統的忠孝節義劇本裡,史豔文英勇正直,只能活用友情戰術和迂迴策略,力保中原群俠戰力,才能阻止交趾國的入侵。

除了史豔文大戰藏鏡人之外,另外一個注目焦點,則是史豔文結拜義弟「黑白郎君」和「網中人」的世代之爭。網中人是交趾國的第一殺手,練有蛻變大法,可以一再蛻變重生,因此被中原群俠視為大敵,而黑白郎君個性狂傲、瀟灑、自負,以別人的失敗為快樂,因此「幽靈馬車」自然要擋住網中人的去路,來一場昏天暗地的大戰。網中人的「天蠶絲」四射,最後穿透黑白郎君左胸,黑白郎君負傷之餘,仍以「一氣化三千」擊斃網中人,但這是一場沒有結局的結局,網中人會繼續蛻變,幾年後東山再起,蠶絲依然糾結,繼續交織出高潮迭起,永遠說不完的故事。

這樣的橋段一演就數年,史豔文與黑白郎君,就被丟進明朝嘉靖年間時空裡,正傳與野史,事實與想像,共同鎔鑄出舞台上的俠義故事。我一直猜想,當年,明朝嘉靖皇帝朱厚熜如何欽命征討交趾國的大將軍,編劇如何從此嫁接出一段想像空間。朱家的明朝是一段荒腔走板的鬧劇,蹣跚步履,搖搖晃晃走了三百年,朱厚熜二十年未曾上朝,關於密室,提煉長生不老仙丹,這一段中原與交趾國的傳奇戰爭,朝廷一定從未正眼瞧過一回,更別說派兵奧援與後勤補給,民間只好自力救濟,集結中原俠義之士,力抗交趾國侵奪。

隨著時代的推演,電視機裡金光閃閃、瑞氣千條的金光布袋戲,隨著我升上國高中之後,轉眼間竟也變成傳統。霹靂布袋戲帶著電影運鏡手法,平地崛起,假日回來第一件事,就是往錄影帶店衝,租下剛從片場送達的最新片集。當家一哥素還真和史豔文從此畫清界線,決定走自己的路,因為他所面對的世界,不再是一分為二的單純正與邪,人心的複雜像一段頻譜,除了善惡分明者之外,善中存私者、惡中懷善著,更是隱晦難以辨別,簡直是江湖的小縮影。於是,素還真不得不用手段,不得不耍心眼,他會策劃黑吃黑,也會啟動窩裡反,惡勢力在素還真的穿針引線下,互有忌憚和牽制,再加上忠心劍客「葉小釵」、重情刀客「亂世狂刀」、以及辯才福將「秦假仙」協助下,江湖局面因而達到平衡。

從此,素還真走下天神的台階,貼近群眾,變得更有人性,不再完美,決策有時也會出錯,尤其是面對情人「風采鈴」,擺盪於愛情與領袖之間的抉擇,以及對於好友「歧路人」,遲疑於救與不救的內心掙扎,最終都成了他深夜夢靨,久久揮之不去。在此局勢下,另一要角「一頁書」於是以貴人身分登場,引導素還真度過難關。一頁書雖是佛修之人,但奉行亂世用重典,每一個危急關鍵時刻,一頁書宛如救世主再臨,「天龍吼」所到之處,邪惡勢力人仰馬翻,拂塵輕輕一揮,只留下「世事如棋,乾坤莫測,笑盡英雄」的朗朗笑聲。

兩大主角的魅力,我再度成為布袋戲忠實粉絲,更用武林來理解當時國文課必背的文化基本教材。我總是遙想,在塵土飛揚的春秋戰火時代,懷才不遇的孔子最終帶領弟子,離開魯國,像素還真一樣,踏上中原武林。啟程之時,「用之則行、捨之則藏」的顏回,必定會化身為忠心劍客,一直追隨身邊;「暴虎馮河,死而無悔」的子路,則是重情刀客,誓言平定亂世;「聞一知二、告諸往事而知來者」的子貢,真實身分是辯才無礙的幅將,一路上衣食泊行全靠他打點。或許,孔門十哲未能在春秋時代促成孔子無雙的原因,是孔子未能遇上像「一頁書」那像支持他的貴人。那一天,在洛陽東關大街北側的碑樓下,他雖遇上倒騎青牛的老子,但兩人沒有共識,最終擦肩離去,青牛尾巴輕拂,徒留老子「人法地,地法天,天法道,道法自然」的朗朗笑聲。

考上大學後,布袋戲也邁入另一個繽紛發展的高峰期,中原,不再稱為中原,而是由苦境、集境、滅境、道境所組成的領域;主角也不再是一人獨尊,而是數人各領風騷。道教「劍子仙跡」、儒教「疏樓龍宿」、與佛教「佛劍分說」,共同撐起三教頂峰的一片天,力抗來自各異世界的惡勢力,除了劇情設定有橫向的擴展,人物角色也有縱向的層次,各股勢力就在這樣合縱連橫烽火中,尋找自己的出路。「劍子仙跡」用一派的風趣幽默,串起群俠的力量;「佛劍分說」秉持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的信念,適時給予援助;「疏樓龍宿」則顛覆儒家的溫良恭儉讓,用最華麗的風采與招式,貢獻己力。然而正道之中,想要退隱江湖的戲碼不停上演,暗爭領袖的橋段也時而有之,再加上駝背老者、異秉幼童、英氣女尼、詭譎神醫,各種形形色色的角色人物,鋪陳出一條複雜又曲折的江湖之路,觀眾像劉姥姥進大觀園,只能托著驚訝張開的下巴,一路睜大眼睛欣賞。

至此,劇情不再是單純的善惡二分法,江湖也不是由雙主角所構成的線性頻段,而是儒釋道和各種異世界所共同建構出的一幅人性百繪圖,慢慢打開卷軸,看到有人追求劍術刀招,有人追逐權力核心,有人醉心一統武林,而有人卻只愛神器寶典。原來,貪瞋癡才是攪亂這江湖的一顆石子,念頭只要一偏成了執念,顛倒幻想就會化身為天部或龍部,裝扮成夜叉或阿修羅,來來回回走不出心中的中原苦境。儒釋道三教先天,想盡一切辦法,尋著苦、集、道、滅的動線順序,穿梭於世界末日和冷酷異境之間,周旋於魔界冥府與識界死國之列,雖然不知能否為武林尋找新出路,但可以確定的是,劇集因此又擴展延伸了數千百集。

多年後的今天,我走進木偶店,櫥窗上一尊一尊的布袋戲偶,這確實是我熟悉的武林江湖,但我卻一個也不認得。布袋戲主角在歷經天神期、平民期後,開始進入偶像期,每個角色都像明星,不是帥氣就是美麗,訴求視覺感官上的裝扮,沿著星光大道,走出電視和電腦螢幕,化身為俏皮可愛的實體公仔,進駐到便利商店櫥窗上,以現代的傳播行銷手法,招喚粉絲收集典藏。這天下午,我站在櫥窗前,逐一檢視架上一尊又一尊的精巧布袋戲,想起那些曾經陪伴長大的布袋英雄們,因而駐足許久、許久...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honx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